“與傳統實地鍛煉相比,仿真實訓有效處理了教學過程中解說高爐、轉爐、加熱爐等冶金容器‘黑箱’看不見、進不去、摸不著、難再現的問題,以及高溫、煤氣、粉塵、噪音等高危環境下的實訓難題?!眳茄笳f。
另一邊,建筑與信息工程學院仿真實訓中,王希建、郭玉強、王新源3名同窗正應用智能建造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的裝配式仿真模仿模塊,依照裝配式建筑“規范化設計、工廠化消費、裝配化施工、一體化裝修、信息化管理、智能化應用”專業課程停止分項實訓。他們經過構件3D模型與構件圖紙的對應參照,對模型停止抓取、旋轉等操作,完成圖紙與實物的對應?!敖涍^仿真實訓平臺,我們對圖紙上的學問點能夠停止更直觀的識讀,有利于自學和穩固課堂學問?!蓖跸=ㄕf。
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已有60多年的歷史,現有在校生14600余人,專業以工為主,注重實訓。近5年來,學校每年投入1500多萬元停止信息化根底條件建立,打造聰慧校園,集聰慧教學、人員管理、視頻監控、遠程控制于一體的聰慧教室掩蓋全校,滿足網絡課堂、遠程互動、協作討論等教學方式的需求。
針對組織難、風險多、管理難度大的理論教學,該校以VR/AR/MR以及5G視頻傳輸技術為支撐,對接8家企業,將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建立與企業實踐業務分離,整合工廠消費現場、虛擬仿真實訓車間、5G全網仿真通訊平臺、工業機器人仿真平臺、智能制造虛擬調試實訓平臺等多個平臺,在校園內打造了“實景課堂”和“模仿工廠”。
校企協作與實訓處長王振光引見,校內實訓除了可以停止模仿實景體驗,還能完成校外實習與企業連線即時雙向互通,在上課過程中能夠遠程約請企業工程師為學生解說設備構造、原理和消費工藝流程。
除了日常教學,學校還經常應用仿真實訓平臺展開多樣化的體驗課程。日前,教員王琦率領2019級計算機專業學生制造紅色教育虛擬仿真故事“爬雪山過草地”,模仿紅軍長征的場景,學生戴上眼鏡,操作手柄,即可設身處地?!拔覀兦猩砀性獾疆斈攴磩酉攘业钠D苦,深入領悟到新中國的來之不易,如今饑寒交迫的生活彌足寶貴,我們更要好好學習,讓祖國更強大?!睂W生孔凡勝說。
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先后引入MOOC資源、聰慧樹、超星泛雅等擴展網絡課程學習平臺和100多門課程資源,完成9個國度級教學資源庫子項目建立,保證了專業教學的資源需求,拓展了課堂時空,打造新型教學課堂,進步了教員的信息化教學程度,拓寬了校企協作的途徑,完成校企協同育人,促進人才培育質量的提升。
聰慧校園建立不只運用于教學,更進步了校務管理質效?!耙詫W生請假為例,以前學生至少要手寫3張請假條,找輔導員或班主任簽字后,請假條需交任課教員1張,班級留1張,學生本人拿1張用于出入校門。如今,學生只需提交一個申請,輔導員或班主任審核后,數據即可在學工系統、宿管系統、教務系統、大門口監控系統等之間共享?!陛o導員趙曦說。
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已建成“大數據云計算中心”,構建了統一編碼與標識的學校數據規范體系,依據學?,F行管理制度,對各種制度的業務流程停止了優化與改良,對相關職能部門間的業務停止了整合與對接,完成了各應用系統間數據共享。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經過辦公自動化系統自動流轉或自動執行,改動了以往“重業務、輕流程、堵數據”的場面,學校教育、管理與效勞愈加精密、聰慧,促進了校務管理轉型晉級。
“2022年初,教育部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請求,教育信息化已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交融創新階段,信息技術支持下的‘課堂反動’將會愈加深化?!鄙綎|工業職業學院院長馬光亭表示,學校已制定信息化校園建立提升方案,將進一步晉級數字化學習環境,革新教學和評價形式,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。